20年前尹志尧回国创业,当初是一支仅有15人的创业团队,逐渐成长为如今全球员工超过两千人的规模。中微公司从起步阶段在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尝试,到拥有两千余项授权专利、技术能力;从2007年首台刻蚀设备、薄膜设备研制成功并运往国内客户,到2024年中微公司累计已有超5000个反应台在国内外130多条生产线实现量产和大规模重复性销售。
7月5日,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规模新经济投融资主题论坛上介绍,AI和以往的技术进步相比较,有一个突出的特征是AI需要一定的门槛。大模型、参数到一定的数量以后,背后需要数据、算力的支持,才能使模型的预测能力、模拟能力才能有一个非线性的大幅的提升。这个和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叫规模经济效应实际上是有关联的。
我们应该怎么理解AI作为一个技术进步?彭文生表示,它的属性就是机器学习,我们像训练小孩那样训练机器,小孩长大了以后,他的知识积累多了就有自己的创新的能力,思考的能力。虽然我们现在还达不到那一步,但是逻辑是这样。
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最大的引用红利发生在中国,那AI会不会也是这样?彭文生表示,中国AI算力层、模型层、应用层市场规模均有望快速增长。估计到2030年中国AI算力与模型层市场规模约为5.2万亿人民币,产业端AI市场规模约为9.4万亿人民币。在面向普通用户服务层面,中国人口规模大,潜在需求广阔。在面向企业用户服务层面,中国的工业体系完整、规模庞大,可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。AI产业化有望带来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,其中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的发展值得期待。中国在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领域都具有规模优势,二者结合将助力中国发展具身智能。
举报 文章作者一财资讯
相关阅读 徐云程:善用 AI 的上市企业更有机会成为好公司 07-10 18:50AI 3D生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实现3D建模行业的技术进阶有重大意义。
07-05 08:53谷歌和微软的数据显示,由于扩建支持AI的数据中心,两家公司的2023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9年增加了48%,这引发了对人工智能在加速或拖累全球实现“净零”排放的问题的讨论。
07-04 18:20一周牛熊股丨AI应用持续活跃 32股累计跌幅超20%
06-29 10:32